7月8日至10日,學校“逐夢微光”志愿者服務團隊先后走進臨朐縣九山鎮、彌河鎮及青州,開展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在奉獻與調研中增長才干,踐行青春擔當。

微光灼灼暖童眸 青史昭昭礪征舟
7月8日,團隊首站抵達臨朐縣九山鎮。在聚糧村,志愿者們為留守兒童送去書籍物資,輔導學業并鼓勵其立大志;向村民普及用藥安全、防溺水等知識,讓關愛落到實處。
當天下午,團隊參觀淌水崖水庫事跡陳列館,感悟建設者的奮斗精神,并舉行“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揭牌儀式。返程時,團隊成員們在彌河支流采集水樣帶回檢測,將專業知識轉化為環境調研的實際力量。
逐夢彌河踐初心 校地協同啟新程
7月9日,團隊轉赴彌河鎮推進校地協同。在“省級和美鄉村”桐峪溝村,與當地共同為“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揭牌,為青年學子扎根鄉村搭建平臺。隨后走訪兩位老黨員,聆聽他們講述彌河鎮的發展變遷與基層服務故事,感受鄉村發展脈絡。團隊還參觀了華東保育院接受紅色教育,在銀瓜種植基地調研特色產業模式;走進花卉科技公司了解種植技術與電商銷售,到供水企業探討智能節水與水質檢測,全方位助力產教融合。
青年踏土尋文脈 青春接力續薪火
7月10日,團隊走進青州探尋文化根脈。在范公亭公園感受范仲淹等先賢的精神風骨,在井塘古村觸摸明清建筑的歷史印記,在青州市博物館通過五萬余件文物追溯地方發展脈絡,深切體會傳統文化的厚重底蘊。
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逐夢微光”志愿者服務團隊從關愛兒童、學習奮斗精神,到助力鄉村振興、探尋文化根脈,既以實踐服務社會,也讓青年學子在多元體驗中成長,用青春力量為地方發展添彩。
(撰稿:王麥芬;審核:于會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