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進國際學生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豐富其課余生活, 9月10日下午,國際教育系在國際交流合作中心開展“水墨共繪”國畫體驗活動,特邀濰坊楊家埠畫院副院長、非遺文化傳承兼職教師孫強授課。

國畫體驗活動以“水墨葫蘆繪畫”為核心,孫強首先圍繞“葫蘆”的文化內涵展開講解,介紹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吉祥如意”“福祿相伴”的象征意義,激發了國際學生的學習興趣。進入實踐環節,國際學生學習勾勒葫蘆的圓潤輪廓、運用墨色濃淡呈現立體形態等方面的技巧,專注觀察老師的演示,在指導與鼓勵下大膽開展創作。他們結合自身文化背景進行個性化表達,有的將家鄉傳統紋樣融入葫蘆藤蔓設計,有的以熟悉的色彩審美調整墨色層次,呈現了多元文化視角下藝術創作的獨特魅力。隨后,國際學生介紹和展示繪畫作品,彼此點評作品亮點、交流學習心得,加深了對中國國畫藝術的理解,也讓跨文化交流的火花持續綻放。
此次活動以藝術為紐帶搭建起文化交流的橋梁,幫助國際學生在“沉浸式”“互動式”的文化體驗中深化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國際教育系將繼續以國際學生“一站式”社區為核心陣地,持續開發系列傳統文化體驗活動,讓國際學生在親身參與中觸摸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在交流互動中深化跨國友誼,繪制文明互鑒、友誼長存的絢麗畫卷。
(撰稿:郝一琳;審核:徐海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