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春季學期第四期輔導員工作室沙龍在博學樓D區111-2室圓滿落幕。本次沙龍聚焦于“神奇的圓圈”——團體心理輔導注意事項,特邀“知予朝陽心理健康”輔導員工作室主持人岳舒婷老師擔任主講嘉賓。活動以理論教學與沉浸式實戰相結合的方式,為參與的30余名輔導員提供了專業、有效、有溫度的團體心理輔導育人技巧的深入講解。

活動中,岳舒婷老師全面闡釋了團體心理輔導的全流程操作規范,強調了團體輔導在促進個體發展中的核心價值。她詳細講解了團體輔導的前期籌備工作,包括目標設定、成員篩選標準及契約建立技巧,并在過程中強調了非語言溝通觀察與團體動力引導的重要性。她還提出了后期追蹤評估的必要性,以形成完整的輔導閉環。針對高職學生常見的心理議題,她特別強調了關注“沉默者的聲音”和“沖突中的轉化契機”的重要性,為輔導員們構建了全面的輔導認知框架。

理論講解之后,活動迅速轉入實戰練習環節。在岳老師的引導下,“‘我也是’熱身活動”成功地打破了參與者的陌生感與隔閡,為后續活動的開展創造了積極的氛圍。在“優點甜甜圈”主題活動中,岳老師創新性地將積極心理學的優勢視角融入實踐,引導輔導員通過“鏡像反饋”實現自我認知與人際聯結的雙重提升。當充滿正面評價的紙張在圓圈中傳遞時,不僅捕捉到了他人的特質,也深刻踐行了“心理賦能”的教育理念。在最后的分享環節中,輔導員們分享了他們的感悟,其中一位輔導員表示:“同事對我的評價‘性格沉穩’讓我意識到,日常工作中積累的細節是建立信任關系的關鍵。”這一環節不僅超越了互動游戲的層面,更是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進行了場景化的演繹。
本次沙龍,通過模擬團體輔導中“積極語言系統構建”和“社會支持網絡搭建”等核心技術,讓輔導員們深刻體驗到了團體輔導的神奇之處——通過有結構的互動設計,讓每個個體在被看見、被接納的過程中,自然激發心理成長的內驅力,使之成為提升輔導員心理輔導專業勝任力的重要路徑之一。參會輔導員紛紛表示要提升自身心理輔導技能,成為校園心理生態的積極構建者。
(撰稿:高志帥;審核: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