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劉福玉為2023機電一體化技術(3+2貫通培養)2班的同學講授了一堂精彩生動的“形勢與政策”課,思政課教學部教師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

劉福玉結合學生專業與自身經歷,以大量生動詳實的案例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堂兼具趣味性與生動性的思政示范課。他主要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題,結合自身體會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戰略意義”“把握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豐富內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路徑”三個問題進行了深入剖析,細致講解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地位、豐富內涵及實踐路徑。課堂上同學們凝神專注、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劉福玉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首先要建立在“四個共同”的歷史根基之上,樹立“四個共同”的中華民族歷史觀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基礎;增進“五個認同”則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核心任務;牢固樹立“四個共同”,堅定做到“五個認同”為“四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提供了歷史底蘊和現實支撐;最后,還必須重點把握和處理好“四對關系”。
劉福玉對同學們提出殷切期望。期望同學們能夠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堅定擁護者、有力宣傳者和忠實踐行者,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潮平岸闊催人進,風正揚帆正當時。本次形勢與政策課思想深刻、內容鮮活、感染力強,引起了師生們的強烈反響。同學們一致表示,要通過學習歷史、了解文化、參與社會實踐等方式,不斷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更好的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以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扎實的行動,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貢獻自己的青春能量。
(撰稿:王春秋;審核:張海鴻)